期刊介绍
期刊导读
- 12/12电子工艺技术论文下载(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论文
- 12/08电子工艺技术参考文献类型(电子工艺相关文献
- 10/26三星电子将加强汽车半导体业务 分析师预计其可
- 10/13?苹果A17或采用3纳米工艺,台积电代工
- 10/13苹果A17或采用3nm工艺:台积电代工
中国古代笔记小说中工艺技术史料的类型分布与(2)
在工具器械制作大类,仪器仪表、日用器具等门类史料记载较丰富,交通工具、乐器制作、机械机具等门类史料记载次之,手工工具、农业工具等门类史料记载较少。在仪器仪表门类,记载的仪器种类涉及漏刻、记里鼓、更鼓、自鸣钟、时辰表、指南车、浑天仪、地动仪等,其中自鸣钟、漏刻等仪器的史料记载最为丰富。在日用器具门类,记载的种类主要集中在扇、镜两类,如扇类就有“四川恭扇”“龙皮扇”“长柄羽扇”等条目记载。此外,被中香炉、灵璧石、象棋等日用品或玩具在笔记小说中也有相关记载。
在农畜矿产品加工大类,酿造、制茶、制盐、制糖、制香、火药火器等门类在笔记小说中都有相关记载,尤其是前三门类记载较为丰富,而制碱、制油、皮革加工等门类则较少记载。在酿造门类,笔记小说的记载主要集中在酿酒种类,至于其他种类只有零星记录。在制茶门类,各种茶品的历史与工艺、某地的制茶工艺特色、各类茶器茶具的制作等在笔记小说中均有一定的记载。在制盐门类,对井盐、池盐两种记载较多,记载地点多集中在四川、云南、甘肃、山西、宁夏等地。
第二,雕塑、织染绣及服饰制作、陶瓷烧造、金属采冶与加工和髹漆大类的记载相对较为丰富,但涉及的门类不够全面。在雕塑大类,石雕、核雕、竹刻、石刻、泥塑等门类的高超工艺在笔记小说中常有记载,如汉代刘歆《西京杂记》记载了春秋时期的石雕工艺,宋代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对“鄜州田氏作泥孩儿”工艺的记载,以及清代张潮《虞初新志》中“记桃核念珠”“核工记”等条展示了高超的微雕工艺,等等。在织染绣及服饰制作大类,丝织物门类记载较多,涉及锦、绢、绫、绸、纱、罗、棉布等种类,而印染工艺、服饰缝纫等门类有些零星记载。例如,就棉布工艺技术记载来看,《至正直记》卷1“松江花布”条、《柳南续笔》卷2“棉布之始”条等均记有重要信息。在陶瓷烧造大类,瓷器烧造门类记载较多,陶器、瓦当、玻璃等门类的记载虽少,但也不乏珍贵记载,如明代屈大均《广东新语》卷15、清代孙廷铨《颜山杂记》卷4等均有玻璃制造工艺的珍贵记载①谢国桢:《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(上)》,福州:福建人民出版社,1980年,第169-171页。。在金属采冶与加工大类,采矿、炼银、煎银、炼铜、炼铁、炼铅、铸钱、淬铁、黄铜、鎏金、金属器具与制作工艺等在笔记小说中比较常见,如明陆容《菽园杂记》卷14对宋代炼银、炼铜技术有非常详细的记载②上海古籍出版社编:《明代笔记小说大观(一)》,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5年,第515-518页。。在髹漆大类,漆艺的底胎技法、髹饰技法等在笔记小说中多有记载,如唐张鷟《朝野佥载》、明高濂《遵生八笺》对金属胎漆器的记载,明沈德符《万历野获编》卷26“云南雕漆”条,元末明初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卷30“髹漆”条和“枪金银法”条,等等。
第三,印刷、营造、剪刻印绘、家具制作和编织扎制大类有较为零星的记载。在印刷大类,笔记小说中最为重要的记载是关于活字印刷术,此外印章篆刻、纸马、年画等工艺的历史在笔记中也有零星提及。例如,李光庭的《乡言解颐》记有“扫舍之后,便贴年画,稚子之戏耳”,这是现在所见年画名称的最早记载。年画在古代笔记小说中还有其他称呼,如宋代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》记为“纸画”,明代刘若愚《酌中志》记为“画贴”,清末富察敦崇《燕京岁时记》记为“画片”,等等。在营造大类,《履园丛话》卷12《艺能》有“营造”“堆假山”等专论,但总体来说,记载较少。剪刻印绘、家具制作、编织扎制等大类在笔记小说中,只有某些种类有一些记载,比如风筝、剪纸、花灯等。虽然这些大类的记载较少,但某些记载具有重要价值。例如,元末明初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卷27“裱褙十三科”条,率先将装裱的工艺流程分为13个相对独立而又有机结合的科目,这也是关于明清两代装裱艺人所遵循的基本操作程序的珍贵记载。
第四,除14大类之外,中国古代笔记小说对工艺技术名人也有丰富的记载。首先是对某些工艺名家的生平经历、工艺技术有详细确切的记载,如黄道婆、蒯祥、黄履庄、吴仕元、李廷珪、蒋回回、卢栋等工艺名家的传记。元末明初陶宗仪所著《南村辍耕录》卷24有“黄道婆”条;清初张潮所著《虞初新志》卷6则专门收录了清人戴榕的《黄履庄小传》③上海古籍出版社编:《清代笔记小说大观(一)》,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7年,第310页。;清代钱泳《履园丛话》则对明代百宝镶嵌名匠周翥的漆作工艺有十分细致的描述,称为“周制”。其次是对从事同一类工艺的艺人进行集体记载,比如清阮葵生《茶余客话》中有“装潢名家”“制笔名手”“制墨名家”“技艺名家”诸条,清钱泳《履园丛话》中则有“铜匠”“成衣”“雕工”诸条,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中也有“墨”“银工”诸条,等等。当然有些笔记没有条目名称,但也不乏工艺技术名人集体的相关记载。最后是对某一独特艺人言行的记载。例如,元末明初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卷5“雕刻精绝”条载:“詹成者,宋高宗朝匠人,雕刻精妙无比。尝见所造鸟笼,四面花版,皆于竹片上刻成宫室、人物、山水、花木、禽鸟,纤悉具备,其细若缕,而且玲珑活动。求之二百余年来,无复此一人矣”④上海古籍出版社编:《宋元笔记小说大观(六)》,第6195-6196页。;元代杨瑀所著《山居新语》记载:“平江漆匠王□□者,至正间以牛皮制一舟,内外饰以漆,拆卸作数节,载至上都,游漾于滦河中,可容二十人。上都之人未尝识船,观者无不叹赏。”⑤上海古籍出版社编:《宋元笔记小说大观(六)》,第6078页。
文章来源:《电子工艺技术》 网址: http://www.dzgyjszzs.cn/qikandaodu/2021/0728/530.html
上一篇:解析金属材料热处理节能工艺优化
下一篇:梦溪笔谈悟人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