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刊介绍
期刊导读
- 12/12电子工艺技术论文下载(电子产品制造工艺论文
- 12/08电子工艺技术参考文献类型(电子工艺相关文献
- 10/26三星电子将加强汽车半导体业务 分析师预计其可
- 10/13?苹果A17或采用3纳米工艺,台积电代工
- 10/13苹果A17或采用3nm工艺:台积电代工
传统与技术的冲击关于数字教科书的几点思考(3)
3.社会困境:社会舆论的偏离以及教育公平问题的凸显
人们似乎总是会对新兴事物抱有疑虑,因为它们的出现会导致传统的、习以为常的方式发生转变。要知道,人人都读过教科书,但并不是人人都“懂”教科书,[4]数字教科书也是如此。
一方面,数字教科书的产生有其合理的一面,可以说它更符合科技、时代、世界的发展趋势。但也有人说,数字教科书根本就不具有推广价值;还有人说,数字教科书不久就会沉寂,它永远取代不了纸质教科书。这些都需要我们辩证地看待。另一方面,数字教科书在中小学大放异彩的同时,也引发了社会教育公平的问题。数字教科书的使用平台决定了它的特殊性,这就导致了城乡之间的差距。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为例,中小学的“停课不停学”要求广大中小学生在家上网课,这对于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学生来说不成问题,但对一些家庭条件比较贫困的学生来说就非常困难了。一些学生家里没有网络,更买不起电脑等电子设备,只能借用别人或村里的设备进行学习。网课如此,数字教科书的推进就更是难上加难。其实,这不仅仅是一部手机、一台电脑就能解决的问题,纵使政府出资实现人手一台,但还要考虑一系列的后续问题,比如设备的维修、教师的培训、网络的支持等等,这都会使国家的教育支出加大、教育成本增加。
4.自身困境:内容与形式的貌合神离
除了上述的问题外,数字教科书自身也陷入了两难的困境:即内容与形式的貌合神离。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:
第一,数字教科书内容与技术结合的机械化、形式化严重。现在市面上的数字教科书,大多是把纸质版的教科书转化成电子版,再辅以一些简单的超链接、图片、视频等等。技术并没有和内容紧密结合,这种生硬的拼接犹如打了补丁的衣服,毫无美感可言。
第二,多样的形式导致内容的碎片化。碎片化学习本无可厚非,它是指人们利用零散时间进行补充学习,但对于需要系统学习知识的学生来说,这无疑加剧了学习的困境。面对众多的信息量、快餐化的学习方式、繁重的学习内容,学生如果没有清醒的头脑、理智的辨别力,很可能陷入数字学习的泥潭中无法抽身。
第三,形式与内容之间虽然存在联系,但仅限于浅表化的程度。数字教科书沿袭的仍是传统纸质教科书的框架,它并没有从中脱离出来,也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体系。也就是说,“数字教科书虽从技术层面初步实现了教科书形态的数字化,但其知识内容选编与纸质教科书相比并没有实质性的创新”[5]。同样在内容方面,数字教科书似乎过于保守,跟不上时代与技术的演变,总是有所迟缓,形式上让人眼花缭乱,但实际内容却与普通的教科书如出一辙,始终无法实现深度融合。
四、数字教科书的未来展望
数字教科书作为一个新兴事物,其发展必定不是一帆风顺的,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,这也是每一个事物从“萌芽—成长—成熟”所必经的阶段。数字教科书虽然源于纸质教科书,但它又不仅仅局限于此,在技术的加持下,它要努力冲破单纯文字的束缚,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框架。因此,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正视这些固有的问题,分梯度采取不同的方式有侧重地解决。笔者就上文提出的数字教科书发展的具体困境,分别在技术层面、主体层面、社会层面以及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层面给予解决策略,并进一步说明作为一种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新型教科书,它在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路径。
1.把握技术合理的“度”,各界合力共促发展
对于这个“度”的衡量是非常困难的,需要社会各界的合力共促发展。
首先,对于国家层面来说,需要制定相关政策,为数字教科书拟定一个发展的大致方向。“数字教科书不是简单的文本内容+数字技术,而是内容与技术的深度融合”[6]。国家在数字教科书的建设标准中,要充分考虑技术的作用,在设计的内容、采用的方式以及管理平台等方面都做出一系列规定,便于把技术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,同时也让数字教科书的运行有据可依。
其次,对于数字教科书的开发者而言,不仅要熟悉技术的操作,还要拥有教育的背景,要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、各科目的特点等等。现在的情况是技术人员开发数字教科书,只保证了技术的先进性,而忽视了教学活动的实际,真正了解学生的教师却不拥有技术的研发使用能力。面对这样的矛盾,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以及同中小学教师的交流就显得必不可少。
文章来源:《电子工艺技术》 网址: http://www.dzgyjszzs.cn/qikandaodu/2021/0707/503.html
上一篇:对技术的哲学反思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办学的逻辑
下一篇:中西融汇的民国家具